在美国建国后的几十年间,报纸对民主政治和公众知情权都无甚贡献。直到19世纪30年代,随着“一分钱报”的崛起,大众传媒才首度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
正如历史学家们总结的那样,美国的第一次信息革命起源于邮政服务的进步。到1840年,美国新建了1.3万多座邮局,每年能处理4000万封信件。在建国后半个世纪内,邮政服务增长了两个数量级,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大、最复杂的同类系统。这也是历史上,美国政府机构第一次“毫不含糊地”在管理范围和能力上超过欧洲强国,信息由此得以可靠地传播。
几乎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发生了组织化的转变,不过,这种变化与邮政事业的发展没什么直接联系。一个重要的变化在于新闻的内容。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报纸的内容非常局限,只分成商业报纸和政治报纸两类,都是为商人和其他精英的利益而办的。用学者迈克尔·舒德森的话说,当时的报纸更像“商界的公告板”,与今天的形式大相径庭:
典型的日报有四页纸。头版专门做广告,第四版也全是广告。这两个朝外的版面就跟书的封面一样,引导读者去看里面的内容。第二版是社论专栏。第三版的大部分内容是船舶到港信息和货物情况,有时候还包括其他航海新闻。
那时候,根本不存在新闻道德之类的东西,报纸的内容安排也体现出这一点,它从不关注公共信息以及对创造和维护公共空间必不可少的新闻。一言以蔽之,美国后殖民时期的报纸“太贵,不是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或许根本不存在让广大民众知道还有一种叫报纸的东西的可能性”。
新闻的“黑暗时代”随着19世纪30年代“一分钱报”(penny papers)的出现而发生了巨变。这是一种新型的、面向大众的出版物,标价为一分钱,仅相当于传统报纸的1/6。这种新报纸包含了社会新闻、社区活动新闻、犯罪事件和其他通俗报道,值得注意的是,它们有时还会发表自己对政治议题和公共事务的观点。从此,凡是能读到报纸的美国公民,都可以稳定地获得政治信息、读到总统演说、国会演讲和重要政府文件,还能方便地了解政治事件的进展,或者政党的通知和公告。当然,一分钱报的崛起并未立刻挤垮党报,后者直到南北战争时期还存在,而且,一分钱报的政治观点也谈不上中立。但无论如何,报纸在美国人生活中的内容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内容的变化引发了传媒生意和出版物的爆炸性增长。一系列统计数据都证明了这种趋势。刊登于1836年某一期的《费城公众记录报》上的一篇文章,就有这样的描述:
在纽约这样有着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里,一分钱报的日平均流通量不低于7万份。这几乎意味着,城市里每个成年男子和识字的男孩手中都有一份报。在所有大街小巷里,在每个宾馆、酒家、会计所、商店里,每个码头搬运工、贩夫走卒,只要不是在干活,都能看到他们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在读。
美国报业的延伸和普及,与邮政事业的进步一道,革命性地改变了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社会生活。
□摘自《信息与美国民主》,科学出版社2011年4月,6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