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4月1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这将是一个被时尚聚光灯投射的国家”

中国期待本土设计大师

○文 Franca Sozzani(意大利版《Vogue》杂志主编) ○译 苗芬 《 青年参考 》( 2011年04月15日   40 版)

    玛莎·马设计作品

    (图片)3月28日在“2011年中国时装周”上展出的泳装,带有浓重的中国色彩。本次时装周于3月24日在北京开幕,为期一周,引来外媒的普遍关注。路透社的报道称,中国泳装品牌利用“中西合璧”的泳装秀,“偷”走了所有观众的注意力,中国设计师不再保守,开始快步追上西方设计师。

    尽管中国的时装设计师们们还大多着迷于西方的设计,总期待从我们的设计师那里找到灵感,但我们期待着会有本土的设计大师出现。

    日本已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对时装设计的发展有突破性意义。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日本设计师川久保龄和山本耀司,早在70年代就已活跃于时尚领域的设计师高田贤三和三宅一生,到了90代又涌现出设计师俊雅渡边。这些设计师都曾在巴黎举办自己的服装秀,那些或让你喜爱,或让你厌恶的作品,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我们从中看到了突破,不再仅仅围绕以往的裁剪手法、造型模式大做文章。这些打破常规设计理念的独特作品,拉开了日本服装设计革命的序幕。

    在中国新兴的服装设计领域里,我们期待着会有本土服装设计大师出现。当下中国,绝大多数的服装设计依旧沿袭西方的设计风格,点滴的性感、点滴的巴洛克和点滴的装饰。在近期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几乎觉察不到任何突破性设计出现的可能。没有自己的独特设计,一切技巧的使用都是浅尝辄止。

    我们很少见到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使用自己的原创灵感和传统文化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设计,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他们完全着迷于西方的服装设计,设计灵感的来源不从自身出发,总期待从我们的服装师那里找到灵感。当然,这仅是个笼统的说法,但我不得不指出:当下,新生代的中国服装设计师确实在做这样的事情,西方设计已成为他们惟一的设计参考。

    现在,中国已意识到这种现象,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能力创造出有意义的作品。今天的中国艺术领域里,众多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向世人宣称,他们有信心成为新一代艺术大师。就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瞻顾时尚界,我们欢喜地看到,很多中国年轻人到世界各地学习,通过在顶级学校的学习,他们拥有更多学习和拓展的机会,这些年轻人又承载着自己民族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

    巴黎的金翀宇,毕业于尚布尔法国高级时装学院,向我们展示了真正优雅的服装;毕业于英国圣·马丁学院的玛莎·马(音译),她的作品表达了对女性美的无限诠释;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设计师施杰,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中国的丝绸、珍贵织物、水墨画和书法的神韵;去年9月,在米兰帕拉佐莫兰多学习的乌玛·王(音译),她的作品诠释出一个不同寻常、有点小资情调女人的韵味。

    纵观中国的时装周,在香港、上海、北京等地,虽然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服装设计,但还都太过普遍,并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话虽如此,中国却有了一个超乎我们料想的巨变,街上人们的着装打扮,尤其年轻人,是非常丰富、光鲜、且紧跟流行的。可见,他们非常了解时尚趋势,并且很热衷于追随前沿时尚。

    中国新的时代正在到来,很多西方知名设计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中国作为目标市场,这些大师们接连在中国展示自己的作品,缔造了时尚领域一次又一次的重大事件。

    1988年,罗娜(Laura Biagiotti)是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个先行者,杰尼亚(Zegna)紧跟其后。2007年,芬迪(Fendi)将秀场搬到了中国的长城,而这场声势浩荡的服装秀成了日后众多时尚大牌在中国造势的开场。2008年,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80周年纪念的地点设在了上海;同一年,古奇(Gucci)选择中国为自己的专注市场;同时,麦丝玛拉(Max Mara)为庆祝品牌成立55周年,在北京国家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Coats, 55 years of Italian Fashion”(“大衣,意大利时尚55年”)的展览。

    卡尔·拉格斐于2009年,在上海发布了香奈儿2010秋冬时装;之后的一季,迪奥也在上海发布了2011年夏季时装。同年,乔治·阿玛尼率先开启了中国领域的在线购物网。2010年一月,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示了在米兰呈现的原批服装作品,这是一个豪华与现代融合的视觉盛宴。

    而在最近,黛安·冯·芙丝汀宝(Diane von Furstenberg)的盛会在上海举行,稍后也将到北京举行,诠释自己的品牌理念。5月底,阿玛尼也将在上海展示自己的品牌魅力。

    今天的中国,已不同以往,时尚的蔓延和对市场的占有使她极具吸引力。世界各顶级品牌都登陆了中国,并试图在全国各地开设自己的商店。这将是一个被时尚聚光灯投射的国家。我们试问,为什么不能期待来自中国本土服装设计大师的降临呢?

    □意大利版《Vogue》杂志

 

街拍
中国期待本土设计大师
“衣之旅”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