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在中国不能“直言相告”

——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文化差异(二)

http://qnck.cyol.com ::作者 [美] Dustin Ooley ::译者 郭爱婷 2009-04-14 15:58 中青报订阅

  我最近去贵州遵义医学院进行了一场有关文化差异的演讲。在那儿,拥挤的学生们用诡异的目光看着我,并在最后抛给我很多带有很深误解并且别具用心的问题。“你允许学生上课迟到吗?”一个女孩问我。“呃……那得视情况而定。”我边回答,边想这跟我的演讲有什么关系。“要是有人在上课时打手机,你会生气吗?”另一个女孩问道。“呃……对这种事情,我有我的原则,但还是要看具体是什么情况。”我说。其实她们是在以这种方式间接地表达对自己老师的不满。

  还有一件事情。几周前,我曾试图和几个学生坦诚交流,因为他们也是我的朋友。我自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已深入到可以直言不讳的程度,所以我告诉了他们我在中国的感觉。但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从他们被迫表示赞同和挤出的假笑里,我能看到一种愤怒。之后的好多天里,他们都不再和我说话。可怕的沉默!

  我再一次把事情搞得一团糟!我的那些朋友面对我时开始变得很紧张,而我则对中国太过微妙的人际关系感到很生气。我真想把我的真实感觉和想法冲着天空大喊出来,以最终解决问题;我真想把一切都放在桌面上,开诚布公地进行交谈——在美国,人们就是这么解决问题的。对我来说,和难耐的沉默和间接的处理方法相比,直言相告让人舒服得多。

  要想真正理解这些文化差异,实在太难了。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那些从未去过其他国家的人们,会是怎样一种心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会打心眼里明白文化差异的实质所在,他们只会觉得筷子和银器就是中西差异。一旦某些差异让他们觉得不舒服、感到受挫和愤怒的时候,他们都会觉得那是错的。可事实上,即使在一个国家之内,文化差异也照样存在。当我对北京人说贵州的很多人每天都睡午觉时,他们很惊奇。还有些人会反问:“桂林?”于是我又不得不跟他解释贵州的地理位置。

  虽然中西文化差异让我屡次受挫,但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即使我是多么想改变这一切。作为一名美国个人主义者,我的文化教养早已把“我能改变这一切”、“我有责任去改变这一切”等观念深深植入我的脑海中。来中国已两年了,我始终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能被改变的,尽管我知道不太可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无法脱离自己的文化传统,去与其他文化融为一体。我们始终是我们应该成为的那种人,即使我们非常想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去试图了解对方。

分享到:
时政
雾霾把中国精英“赶”到海外

今年第一季度,北京连续出现重度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全文>>]

美国"千禧一代"是什么生活状态

自信、自我、自由、乐观并且欢迎改变,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乐观。[全文>>]

财富
中国央行叫停虚拟信用卡

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保证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布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全文>>]

外媒:中国打开民营银行大门

中国银监会宣布,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与投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全文>>]

文化
为什么雷达找不到MH370?

许多人认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讶的是,依靠这项技术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全文>>]

外挂抢票:粉丝与“黄牛”之战

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奈之下也得“以牙还牙”,外挂大战愈演愈烈。[全文>>]